专题介绍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专题作品

专题相关资讯

专题总览 > 专题资讯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美术观察丨秦韵佳:当代壁画复兴的探索之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展纵览

  内容摘要:2019年9月21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从全国各地送评的1865件作品中,经过初评和复评精选出参展作品202件,其丰富性、观赏性和艺术性都非常高。本文将结合时代主题和近年来壁画创作的发展趋势,回看这届壁画作品展的特点和问题。

  关键词: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壁画  时代性  边界


  2019年9月21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从全国各地送评的1865件作品中,经过初评和复评精选出参展作品202件。展览期间,观众总人数突破15万,足以看出当代壁画艺术所受到的高度关注和喜爱。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王颖生称,此届壁画作品的丰富性、观赏性和艺术性都非常高,为大家理解当代壁画给出了鲜活释义。最终,6件获奖提名作品中《城濮之战》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金奖,《钱江潮涌》《红星颂》获铜奖。这样喜人的成绩肯定了近五年来国内壁画艺术的创作水准和艺术价值达到的新高度,更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一、强者艺术绘时代盛景

  从1979年首都机场系列壁画创作算起,我国当代壁画的“复兴”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就埋下萌发的种子。40年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壁画伴随城市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步伐大量进入公共空间,成为弘扬民族审美和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壁画作为“强者的艺术”也迎来了新的复兴发展的机遇,展现出属于新时代的辉煌荣光。 

  面对新时代,壁画艺术家激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铭记和弘扬民族历史记忆,关注和记录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兴事物,这是本届壁画展一个突出的特点。他们致力于重大历史主题和现实题材这类“主旋律”创作,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宣扬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既有脱胎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的作品《城濮之战》《春申辅国》,展现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革命活动的《红星颂》,又有阐释中国神话的《诡幻怪》《愚公移山》和兼具时代感、地域文化属性的作品《钱江潮涌》《浩气宣南》,等等。这类“主旋律”作品占比不少,可以看出作者认同壁画艺术的“宏大性”特质,普遍以弘扬中华文化、记录时代精神为己任,在创作中融入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在贯通古今中既注重传承历史,又连接、服务和指导现实。特别是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对外文化交流一类的作品,诸如有关丝绸之路、航空科技、中欧班列、桥梁建设题材,它们与综合国力提升、现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自然也是创作者和观众聚焦的热点。


QQ图片20200116162211.jpg

梁子川、董阔、闫玉琦、张留鑫、刘春琳、赵竟夕、游嘉琪、周世元、王欣欣、黄震军、付桐、张培建、邓凤婷、马亚萍、庄园(北京)  城濮之战(局部)  工笔重彩壁画  230×340厘米  2019


  值得注意的是,向资源丰富的古代壁画汲取营养,探索传统壁画的材料、艺术语言的现代转化也是本届创作者明显的特点。一些“准壁画”作品在绘制技法、颜料用色和造型构图,甚至形象符号取材等,受到克孜尔、敦煌壁画或河西墓葬壁画的影响,也充分说明古丝绸之路沿线壁画艺术的交流正在滋润当代壁画艺术的创新。研究、保护和梳理自有渊源的中国壁画,确也成为助力壁画艺术复兴发展、传播中国文化的必然之举。在展览现场,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等一些专家,就十分肯定传统壁画的民族性和其作为拓展世界性绘画语言的价值,认为传统壁画的魅力与时代审美也是合拍的。

  而若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若让壁画艺术散发出宏大性的光彩,壁画创作者还需进一步深入生活、精研艺术,提高素养。本次展览中,我们仍然能看到简单理解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精神的符号拼贴之作,择取的视觉形象不免同质化;或对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诸如剪纸、年画、皮影之类,止于粗糙借鉴和趣味拟古;还有的作品对“美好生活”“绿水青山”的呈现角度比较狭隘,过多表现了小情小调,难以唤起现场体验的共鸣。

二、多元样态触壁画“零”边界

  壁画的生命力就在其有一种触类旁通和因地制宜的能力,在多画种中不断吸纳融合,并能适时地打破“墙”面、空间环境的制约,以创新的姿态探索新的媒介、表现手法和展陈形式。本次参展作品继续回应近些年学界对壁画姓“壁”、壁画的“边界”和壁画与空间环境关系等重要问题的思考,书写当代壁画多元样态。

  有不少创作者重视“物性”,琢磨材料之间的质感、跨界结合的可能,同时借鉴和挖掘传统工艺在壁画制作中的表现力度,这也是近年来壁画创作者的普遍追求。一是讲究材质产地所代表的人文、地理内涵。有的作品镶嵌用的五种石材分别出自五个国家,象征国家之间的“山水相连”;有的是从中国四片海域采集珊瑚和石头以体现“海之道”。二是挖掘手艺和材料的新性能。如挖掘羊毛、麻等纤维材料的编织技艺,用创新的“品”字纹再现黄河沿岸风景;或挖掘材料的“延展度”,像《春暖花开》重点挖掘了陶瓷的捏塑工艺,辅以螺钿和大漆的镶嵌,造型不仅优美、精致,材质在硬度、光感度之间也匹配得当。三是追求“原初”的状态。主体材料或是直接来自生活中的“现成物”,对小提琴、铁炉残片、生钢板再加工利用,或是呈现材料制作中的天然细微变化,如以出窑万彩的钧釉瓦当、手工制作打磨的骨瓷片进行排列叠置,形成简约中见律动、朴素中见精致的美。还有一些作品模拟老壁画的历史气息,以材料还原图像褪色和残缺的状态。《修复计划——龟兹之光》以西方绘画常见的油彩、丙烯,结合中国传统壁画惯用的矿物颜料、麻布,在视觉和触觉双层面呈现出“待修复”壁画的残破及朴拙感。

  然而,过于重“物性”,就不免缺失人文关怀、精神指向和艺术底蕴,赋予壁画之“性能”的主体是人民和时代。否则,淡化了宏大性、缺失了美育功能的壁画创作恐会变为单纯的“壁饰”或“壁塑”。而本届金奖作品《城濮之战》以传统的工笔重彩绘制,不仅描绘精良、构图新颖,还以视觉语言传达了诗歌艺术擅长的“包孕性”时刻,可谓是对近些年材料型壁画创作占据主导的一次“回归”。铜奖作品《红星颂》由叶武林领衔设计,以马赛克镶嵌工艺制作,表现了革命宣传、土地革命、扩大红军、生产自救等典型场景,很好地配合了宁化县客家祖地博物馆的红色主题,巨幅尺寸更突显了壁画的公共性和感染力。

  当代壁画变身为当代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时,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决定了其存在方式、功能和展示空间相应发生变化,人们对壁画美化、激活空间的体验需求也更为明显。有些作品在媒介应用方面融入了新观念和新科技,积极探索作品与公众、作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如以一个个琉璃单元盒,封存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生活老物件,拼贴成北京胡同文化典型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剪影。而每一个被封存的老物件背后,邀请公众留下语音或视频资料,人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阅读、观看,或参与留言互动,以共塑人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的记忆。这类具有互动性的、活态的壁画,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当代壁画样态和创作的一种转向,即人本需求下创作不断“破壁”,突破不同门类在造型观念、艺术表现、材料性能和功能陈设之间的界限,辅以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等媒介和技术的支撑,超越传统壁画的叙事模式和展示功能。有的甚至扩展到装置艺术的范畴,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装饰之“壁”变化为桌案,声光电的感应配合令“山”之造型、色彩富于变化,观众面对的就不是二维、平面和静止的作品,而是多维、立体和活态的实验性壁画。


QQ图片20200116162214.jpg

翟小实(浙江)  钱江潮涌(局部)  铝、不锈钢壁画  180×2800厘米  2014


  此次铜奖作品《钱江潮涌》(为杭州地铁4号线设计)则代表了近年地铁壁画创作趋于多元、新颖的一面,是探索以壁画激活空间的范例。金属材料和色彩的配置新颖而大胆,既有彩墨山水的韵味,又有现代活力,与杭州古老历史和青春交织的文化氛围十分贴合,材料的选择也符合地铁空间。联系前两届美展中获奖的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6号线壁画群部分作品,我们会发现以往没有应用过的材料和表达方式都进入创作领域。这类壁画在塑造城市形象,激活、美化公共空间中表现抢眼。创作者综合考虑人文精神、在地文化、艺术表现、材料性能和后期维护等问题,重视壁画与环境、建筑相依附、相补益的原则。在他们眼中,兼顾建筑属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地铁壁画,可以让通勤空间变得灵动,可以赋予城市交通网络新的功能,无怪乎许多国家通过多样化的地铁壁画,逐步实现构建美术馆的趋势。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秘书长齐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临近几年大量建成的公共交通枢纽空间,如机场、高铁站、地铁,它们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以及装修材料运用上有很大的雷同性,就更需要像壁画这类公共艺术性作品来彰显特色,而这也是壁画未来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增长点——建筑的极简和壁画的装饰性之间并不矛盾,反而应形成一种互补的可能。

  “壁画在壁而不止于壁,它让空间不空洞,让建筑有温情,让环境有意味。”(牛克诚,《美术观察》2019年第11期卷首语)

三、技术、分区还原现场感

  当代壁画不是“无墙可画”,而是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本届参选的“上墙”作品比例还不到一半,但几件获奖的均是已“上墙”作品,这再度表明壁画艺术和空间环境、建筑的亲缘性——优秀的壁画作品对建构有意味的诗性空间是何等重要。那么,于公众而言,当如何在有意味的观展空间欣赏壁画呢?

  从第十一届美展首次将壁画作为一个独立展区并打破只展出已“上墙”作品的限制,到第十二届美展要求展出局部原图、放宽了展品尺寸以期充分展示壁画材质和包含的信息量来看,壁画展陈方式逐渐走向专业、成熟。但是本届这种仍以图片、文字说明为补充的静态展陈方式,相对于当下壁画创作的多元态势,是远远落后的。欣赏壁画特殊的在场性、现场感尤为重要,否则不能有别于观展其他画种。“在展厅展览的壁画总是受限的,画在墙上的才是真正的壁画”,这就期待布展可以考虑得更细致一些。一是利用新技术的支撑还原壁画所处的空间环境。一些已“上墙”作品的影像资料、工艺制作视频和创作经验心得,或可通过扫二维码供观众了解和浏览,甚至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场感。二是对展品进行区域划分、氛围设计,明晰参观动线。或可考虑室内与室外两种区域展示作品。巨幅尺寸的、纪念碑性的壁画还应突出其体量优势和视觉冲击力在户外展陈;而在室内展出的作品,无论以主题、材料、形式,还是实验技术为主导来划分,总当有一定的“线索”和氛围设计,不至于让公众参观时一步一“画”,有“一眼千年”之眩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一代壁画创作者将继续在这个包容的时代擎起壁画艺术复兴的旗帜。

秦韵佳  本刊栏目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0年第1期)